有人说,“读什么历史嘛,活在当下不好吗?”1916年美国实业家福特说,“History is bunk(meaning nonsense).We want to live in the present, and we do not want to live in the past”;西班牙哲学家George Santayana说,“History is a pack of lies about events that never happened told by people who weren’t there.”看来,以上引述的两人是否定历史及其现实意义的,这种观点或许可以称作历史虚无主义。但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历史的记录,史官是一个重要的职位,每朝每代都要为前朝修史。但是史书的记录是可信的吗?或者我们可以问,“史书上都记录些什么?”
梁启超先生指出,“历史〔撰述〕所最当注意者,惟人群之事,苟其事不关系人群者,虽奇言异行,而必不足入历史〔撰述〕之范围也”,“叙述进化之现象”,“进化者,往而不返者也,进化无极者也。凡学问之属于此类者,谓之历史学。”质而言之,历史学当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考察和叙述种种进化现象,这就是“新史学”的本质。简要分析,梁启超认为历史最应当记录的是“人群之事”“进化之事”。比如我们从小接受的历史教育,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一直到共产主义,体现出社会“进化”之顺序。史书记录的人物是典型的具有所谓历史意义的人物,如改朝换代的君主、厉行改革的大臣、推动科学和文明进步的文学家、科学家,等等,他们代表的是梁启超所谓的“人群”。但是这样的历史往往是框架式和线条式的、缺乏丰满可感的血肉,很难从中感知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件,真实的历史往往比史书的记载更精彩。这种线条式的历史课本作为普及性教育材料尚可,但远不能凭此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历史研究和历史赏析,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可以感悟的历史材料。
然而,梁启超认为的“其事不关系人群者,虽奇言异行,而必不足入历史〔撰述〕之范围也”,我们认为“奇人、奇言和异行”才是历史的精彩之处,是可供研究和品味之处。这些精彩之处在哪里?在文学作品、地方志和百姓的口头中。要了解这些,就要深入了解地方文化。那如何才能品味历史呢?我们认为,要到历史名人曾经去过的地方,观察其留下的足迹,或凭吊其不凡的一生,或阅读其留下的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
我们所处的三峡库区的历史文化,最具影响力的是三国文化和诗歌文化,前者在史书和影视作品中已经进行过无数次的反复演绎,普通大众已经非常熟悉;但后者只停留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无法进行感悟。我们应当去神女峰、白帝城等名胜古迹,不只是看看风景,要去读诗并研究诗人。如歌咏神女峰的诗歌不计其数,首推宋玉的的《神女赋》。原文较长,下面只引用最后一段:
愿假须臾,神女称遽。徊肠伤气,颠倒失据,黯然而暝,忽不知处。情独私怀,谁者可语?惆怅垂涕,求之至曙。
译成现代汉语:我的心仍然沉湎在分手的时刻,神女啊,你走得太匆忙了!我是多么的痛苦忧伤,身体摇晃着失去依靠,只觉得天昏地又暗,不知道自己处在什么地方。我这种失落的独自情怀,说给谁可以理解呢?伤感失意之下泪流不止,苦苦等待直到天明。
读完宋玉的《神女赋》,我们一定会对宋玉本人十分好奇。于是继续研读历史,发现宋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从其辞赋的风格看,极有可能师承屈原。楚王欣赏他的才气和美貌,常常要求宋玉与之同寝(按现代的观点,有那种嫌疑),引发了大臣登徒子的嫉妒,于是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讲宋玉的坏话,说宋玉十分好色。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宋玉作了一首《登徒子好色赋》,看他如何机智地把自己“洗白”: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译成现代汉语:“天下的美女,没有谁比得上楚国女子,楚国女子之美丽者,又没有谁能超过我那家乡的美女,而我家乡最美丽的姑娘还得数我邻居东家那位小姐。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这样一位姿色绝伦的美女,趴在墙上窥视我三年,而我至今仍未答应和她交往。登徒子却不是这样,他的妻子蓬头垢面,耳朵挛缩,嘴唇外翻而牙齿参差不齐,弯腰驼背,走路一瘸一拐,又患有疥疾和痔疮。这样一位丑陋的妇女,登徒子却非常喜爱她,并且生有五个孩子。请大王明察,究竟谁是好色之徒呢?”
从文学作品中品味历史和历史人物,是不是很精彩?如果我们去神女峰,只是看看高耸入云的山峰,拍几张照片,那我们和普通游客没什么两样。不仅战国的宋玉,几乎历朝历代的诗人骚客都歌咏神女峰,如李白、杜甫、刘禹锡,等等。这样精彩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却毫不所知,岂不遗憾?
除了神女峰,还有白帝城。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最好的诗歌时代是唐朝,最好的诗人是杜甫,最好的诗歌是杜甫的《登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为何《登高》是最好的诗?原因之一是里面含有千古绝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最好的诗歌就在我们身边的白帝城写成的,如果我们浑然不知,也实为憾事。
联系到我们的专业,我们要把这些精彩的文献译成外语推向世界,这是我们这代外语学人应该思考和担当的重任。具体做法是:组建团队,申报各级各类项目,获得资助。如果古汉语功底不太好,在团队中加入古汉语的教师和专家。这是利用地方资源进行科研的最佳途径,也是可能取得独特成就的最好方法,也是品味身边的历史文化的绝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