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一个高校工作者

发布日期:2019-03-06    浏览次数:

我们身为高校教师,身上有两个重要标签:知识和文化。以前的文献对此有很多阐述。就我一孔之见,知识和文化是两个不同的层次,比如一个技工有知识,他能解决自己所在领域的技术问题,但其并不一定是文化人。一个厨师能做出可口的饭菜,这是某领域的具体知识,但是如果他不懂历史,不懂社会,不懂做人的道理,他更不能称为文化人。可见,一个文化人必须有特定的知识,这种特定的知识体现在他了解历史、人文、社会和伦理等等方面。从集合论来分析,文化是大于知识的集合。文化人最明显的体现是具有自己的价值观,并通过价值观引领自己的行为和内心。我国史学大师吕思勉曾经说过(大意):国家动乱,学术救国。这就是吕先生的价值观。他认为学术可以挽狂乱于既倒,扶大夏之将倾,学术可以救国救民于水火。这样的价值观引领吕先生不断进行史学研究。

回到上面的话题,高校教师身上的两个标签时刻警醒我们,我们用(文化)价值观引领自己的行为和内心,使我们不至于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要对得起“知识”两个字,怎样做才算对得起知识两个字?我们要不断地创造知识、生产知识。简单说必须做学术研究。不是说一定要做高深莫测的东西才是学术研究,写一篇教学感想,写一篇学生工作的展望,写一篇管理工作的思想汇报,写一篇思想政治工作的体会,把自己的课件整理成书,这些都是学术研究。因为你做了一个和别人不同的东西,你为世界增添了新的知识,人家读了你的书和文章之后,产生了新的感想,你就推动了人类的思维。因此我们不妨为学术研究下一个定义,学术研究就是不断推动人类的思维向前。

我们要做真学术,不是简单地引用别人的东西,而是把别人的东西融进自己的思考和写作中。有个文学术语叫做“互文性”,简单理解就是文本之间相互影响,思维之间相互影响的意思。

我们很多人一到放假就无所事事,整天望着昏暗的房顶和湛蓝的天空发呆。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焉,不如须臾之学焉。”就是说空想一天不如学习一会儿。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孔子早就教导我们了。

如何体现敬业爱岗?就是不断思考自己的本质工作,不断把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写出来,结合一些新的理论,使自己所写的东西上升到学理的高度,能够推动课程建设和学科的发展,能够探索出一条学生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这就是高校工作者的敬业爱岗的具体内涵。

具体到我们学校的工作。学校正在施行三年行动计划,已经过去了一年,在2020年要更名为大学。有很多指标需要完成:科研论文、项目、经费、科研获奖、教学获奖、在线课程、学生获奖,等等。需要我们齐心协力,我们要树立“我为升大做贡献”的理想和信念。大的事情做不了,我们可以把课上好,把学生培养好,特别是指导学生获奖,做一个在线课程,编一本教材,出版一本书,这些都是为升大做贡献。大学的名字是等不来的,是我们这代三峡学院人的历史使命。我们处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就要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这应该是我们这段历史时期的价值观之一吧。

学校主页 | 教师下载 | 学生下载

版权所有:重庆三峡学院 地址: 重庆市万州区天星路666号 联系电话 023-5810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