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重庆翻译学会2024年年会暨第22届学术研讨会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7所高校的500余名专家学者、教师学生共同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翻译教育与国际传播”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我院由院长刘晓林教授带队,一行七人参加了此次翻译年会。
会上,重庆文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重庆翻译学会会长祝朝伟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总结了重庆翻译学会本年度工作成果,就新时代翻译学科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发表了看法,指出要加强对标对表意识、创新研究意识、队伍建设意识、教学改革意识和协作联动意识,推进翻译学科改革发展,拥抱机遇,接受挑战。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重庆翻译学会常务副会长胡安江表示,党和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发展战略为新时代的翻译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中国翻译教育未来大有可为。
在主旨发言阶段,13位专家学者就翻译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发表演讲。我院硕士生导师肖祎做了题为“跨越时空的地名:描写翻译视域下的历史行政区划名称翻译研究”的主旨发言。
同时,本次会议围绕“翻译教育的时代内涵和属性”“中华典籍的译介、传播与接受”“中国特色话语译介传播与中外文明互鉴”“语言智能时代的翻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翻译与国家话语建构”等话题设置了10个分论坛,来自全国各高校的百余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发言。此次会议在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重新思考翻译的角色与作用,为讨论重塑翻译业态、推动新时代翻译学科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